close

  標語與漫畫傳播

  由於簡單易行,標語傳播早在紅軍草創時期就已經開始。當時紅軍宣傳隊除了口頭講演外,還經常撰寫張貼標語。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紅軍中標語傳播形成了基本的路徑。譚冠三在回憶中記述:「為了宣傳群眾,部隊裡專門組織了宣傳隊,三個宣傳員組織一個宣傳分隊,分隊上面則有中隊。宣傳隊每到一地或行軍途中,就寫標語,宣傳群眾,凡是能寫的地方,全都寫上標語。」1930年4月,紅四軍政治部發布了《宣傳員工作綱要》。其中規定:宣傳隊應指定專人背負所有宣傳品及糨糊筒,每位宣傳員則必須備好一副寫標語的用具,用白或黑的顏料,將本部規定的各種標語,隨時隨地寫於行人容易看到的牆上。

  中央蘇區所在的區域大多地處偏僻,當地百姓文化水準普遍不高。漫畫傳播由於可以超越文字障礙直接為百姓接受,受到蘇區宣傳主辦單位的高度重視。1931年4月《中共中央關於蘇區宣傳鼓動工作決議》強調,應編印發行畫報畫冊及通俗小冊子,認為:「為要適合於一般工農群眾的興趣,與一般比較落後的女工童工苦力工人農民的文化水平,黨必須注意編印發行畫報畫冊及通俗小冊子的工作。”

  蘇區的漫畫除了編排在畫報畫冊上之外,其傳播主要方式是透過懸掛張貼公開展示,而且往往與標語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其中有兩類漫畫甚至與標語相互融合,難分彼此。第一種是畫像與標語的組合,內容既有文字又有圖像,文字是標語,圖像是漫畫;第二種可稱為標語漫畫,透過對文字的變形與誇張,就形成了文字畫像,所以它既是標語又是漫畫。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蘇區標語與漫畫傳播的特徵之一是覆蓋性。陳毅在向中央報告紅軍狀況的報告中介紹:「紅軍到達一個縣城,只要三小時,宣傳工作可以普遍。」許多群眾說紅軍一到滿街鮮紅,等於過年。1930年10月下旬,國民黨政府軍隊在江西集結,意在以10萬之眾對紅軍展開「圍剿」。11月10日,紅軍第一方面軍前敵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宣傳動員令,號召全體工友、農友、紅軍將士每人都要寫規定好的十二個口號,「十二個口號的力量,每一個都抵得紅軍一軍」。特別要求不僅在屋外寫,屋內也要寫,「前壁後壁左壁右壁,堂屋內,睡房內,廚房內,茅廁所內,一概給他們寫得滿滿的」。

  蘇區標語與漫畫傳播的另一個特徵是輻射性強。中央蘇區的標語與漫畫等宣傳品不僅以覆蓋性的方式存在於眼前的空間,而且其傳播還有延展性與輻射性的一面。劉作撫給中央的一份報告中,描述了趙西南方的標語與漫畫的宣傳:「如發明河流宣傳,制許多的木板寫上宣言、標語放在各處的河流裡,即隨流水流到吉安以及他處去了。空中宣傳制一孔明燈,把宣傳品系在燈上聽它飛去,有時吉安的對河高山上可以放到吉安城裡去。」其中提到標語與漫畫等宣傳品的河流傳播與飛行傳播方式,在閩西也很早就運用了。在不借助現代傳播技術的前提下,竟然可以使傳播過程超越空間的阻隔,使標語與漫畫在蘇區具有鋪天蓋地的傳播力與輻射力。

  歌謠與戲劇傳播

  歌謠是民歌、民謠、兒歌、童謠等的統稱。在贛南閩西的廣大地區,居住著眾多客家民眾。客家人自古喜愛山歌,因此歌謠在蘇區的群眾基礎非常好。在中央根據地建立之後,蘇區的山歌融入大量的革命元素,蘇區人民盡情歌頌共產黨和紅軍,,發自己翻身解放後的喜悅心情。《青年實話》編委會在1933年8月31日的《紅色中華》上刊發了一則啟事,表示為了編輯出版革命山歌小調集,需要「收集各地流行的革命山歌、小調」。其中又提到了編委會先前出版了革命歌集,「風行一時,一下子就銷完六千份,現正再版一萬五千份」。全新的紅色歌謠在蘇區受歡迎的狀況,由此可見一斑。

  蘇區的歌謠傳播主要有兩條路徑。第一,聚會演唱。1934年8月15日《紅星》報上登載的《火線劇社在連隊的活躍》一文中有這樣的描述:「他們用唱歌談話的方式,在紅色戰士中進行了戰爭的有力鼓動,常常可以聽著紅色戰士在那學唱…『我們的位置在那邊羅列,吾沒錯!站在戰線最前線,嘿當真!』」這裡記載的是以演唱歌謠的形式,對戰士進行引導與激勵。第二,戶外展示。1929年1月,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領紅軍向贛南、閩西進軍時,沿途張貼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佈告》就是其中的一例。其開頭幾句為:「紅軍宗旨,民權革命。贛西一軍,聲威遠震。此番計劃,分兵前進。」這個用四言體文句寫成的佈告,既將紅軍的宗旨表述得通俗易懂,又便於沿途百姓進行二次傳播。

  在中央蘇區,戲劇與歌謠、報紙、標語、漫畫一樣,是作為紅色文化的一種傳播載體而存在的。只是戲劇傳播在呈現方式上,因為有演員扮演與情境虛擬等因素,編創的空間相對較大。當時活躍在蘇區的戲劇,有話劇、歌劇,還有地方戲曲、京劇唱詞、蓮花鬧、小調等傳統型態。它們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關聯,表現的是全新的先進理念與革命道理。在傳播手段上不受任何先設觀念的拘囿,追求淋漓酣暢的表達效果。例如套用傳統京劇《空城計》的唱腔,編創出反映1928年8月紅軍留守井岡山的部隊取得黃洋界保衛戰大捷的新劇《毛澤東空山計》,風靡一時。這種貼近現實又別出心裁的表現手段,把親和感與新奇感一同帶給了蘇區觀眾,是一種難得的觀賞體驗。

  蘇區戲劇傳播具有明顯的自身特性,主要體現在三個面向。第一,黏連性。一般的戲劇大多會精心營造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隔離的藝術境界,而中央蘇區的戲劇由於其秉持強烈的現實觀照取向,因而並未把建構一個純粹的藝術境界作為追求目標,其內蘊境界大多是與現實情境連結在一起的。1933年春節期間,紅一軍團戰士劇社在黎川三都鎮演出了四幕劇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廬山雪》,編劇是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導演是羅瑞卿。角色安排採用的是兵演兵、將演將的獨特形式。該劇以想像的方式表現了紅軍將士擊退國民黨軍隊發起的第四次“圍剿”,並且攻陷南昌城,其所承載的現實功能顯而易見。第二,對象性。蘇區戲劇與其他宣傳性作品一樣,有著明確的目標定位。它們大多是針對特定受眾編創與演出,是面向前線的紅軍將士,還是蘇區的農民、工人或婦女,往往從戲劇的題目中就能判斷。第三,流動性。蘇區的戲劇也會在常規劇場中表演,但更多的時候是根據需要,送戲到前線陣地、農村阡陌、城鎮街巷。以現實情境為表演場所,淡化舞台與非舞台的界限,也是意圖充分調動戲劇現實的宣傳與鼓動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宣傳教育。」中央蘇區的紅色文化作為一份蘊含著蘇區精神的寶貴紅色資源,曾引領與激勵廣大工農群眾、紅軍將士以飽滿的精神與昂揚的鬥志,走上了紅色根據地開創與建設的革命之路。現今,如何充分利用好紅色資源,發揮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宣導教育中的特殊效能,是我們應該思考與研究的新議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8825660 的頭像
    8825660

    8825660的部落格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