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歐美:中西比對
《鹽鐵論》的歐美譯本主要包括英譯本、法譯本、俄譯本和德譯本。
由於曾任職於中國的鹽務審計所,美國學者埃松·蓋爾對於鹽政問題比較關切,1931年、1934年,分兩次將《鹽鐵論》一些章節譯成英語發表。1967年,台北成文出版公司將兩部分合併,以《鹽鐵論》之名出版發行。
2022年,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宣布撥款支持《鹽鐵論》第一個完整英譯本,由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李安敦承接。李安敦認為,作為從公元前一世紀保存下來的最重要的古典文著之一,《鹽鐵論》「提供了極為難得和不可或缺的漢代政治經濟掠影」。
曾在中國實習的俄羅斯歷史科學博士尤里‧克羅爾,與人合作的《鹽鐵之爭:鹽鐵論》,為首本俄譯本。該書以詳細評論為特色,第二卷翻譯部分近200頁,評論佔據了400多頁。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經濟學院高級教授波特倫‧謝弗德教授是研究《鹽鐵論》的專家,2002年他與人合作,出版德譯本《桓寬鹽鐵論:中國經濟辯論經典》。他認為,《鹽鐵論》的解讀,包含著從歷史、哲學和宇宙論以及基於現代解釋的經濟學爭論三個不同維度。他著重從現代經濟學角度對《鹽鐵論》進行分析,並將其蘊含的中國經濟思想與西方經濟思想進行比較。2019年,他在雲南大學發表題為「鹽鐵論:經濟思想史比較中的經典著作」的學術報告,比較了三浦梅園(日本江戶時代哲學家)、德國官房學派、古希臘亞裡士多德與《鹽鐵論》的經濟思想,提出《鹽鐵論》和亞里斯多德的《經濟學》是人們對經濟問題早期認知的典範,對後世影響深遠。他也曾在北大經濟學院做主題講座「《鹽鐵論》:經濟思想史中的經典著作」。
英國漢學家崔瑞德、魯惟一編的《劍橋中國秦漢史》,曾參考蓋爾的英譯本和沃爾特的法譯本,對《鹽鐵論》所記錄的那段西漢歷史進行深入分析,表示該書的價值無可爭辯,具有補充《漢書》的歷史價值。此外,哈佛大學曾在課堂上就《鹽鐵論》內容展開情境模擬,以特殊方式加深學生對中國西漢歷史的了解。
《鹽鐵論》思想內涵極為豐富,涉及國家的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官員選拔制度等諸多方面,其所蘊含的思想,提醒中國學人如何基於數千年中國歷史實踐,對經濟學這一舶來品進行本土化創新。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