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這裡所說的「立德」其實就是指人的道德理想,認為人因為有道德理想並身體力行之而成就大德,這樣,才能萬世流芳,永垂不朽。這說明,道德理想是推動個人和社會道德進步的內在動力之源;同時也啟示我們,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注重引導公民樹立道德理想,追求道德卓越,由此激發出守正創新的內生道德能量。

  道德理想及其特徵

  一般來說,道德理想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道德理想是指個體所追求的卓越的理想人格和道德發展目標;廣義的道德理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想是指理想的社會道德關係和道德狀況。就二者的關係而言,道德理想體現的是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而這種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又透過一些道德模範人物的高尚行為和理想人格體現出來。道德理想具有以下特徵:

  應然性與實然性的統一。道德理想是作為道德主體的人,從主觀與客觀兩方面的道德現實出發,對自身未來道德發展目標的一種合理性或合規律性的預設和期望,它源於現實高於現實,是人的生命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價值指引。但道德理想總是植根於現實的道德生活,有著堅實的道德基礎,這就是道德理想的“實然性”,即道德的實存狀態。一般來說,道德的實存狀態不可能停留在原地,其內部蘊含的必然性引導著道德實存狀態向著更高層次不斷發展,追尋和接近一種“應該”,即未來的道德發展水平或狀況“是什麼樣”的合理性預期。這就是道德理想的「應然性」。應然來自實然,以實然為基礎,是實然合規律發展的一種結果;實然以應然為發展目標,在追求應然中不斷超越自身,因而二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也因此,道德理想的確立必須建立在人的實際道德水平與現實的社會道德環境之上,一方面不能以道德理想來否定人性的現實需要與正當利益的滿足;另一方面應遵循道德理想的實現必須符合其內在的邏輯發展規律,堅持循序漸進,不可揠苗助長,任意拔高。

  激勵性與導引性的統一。激勵是管理學術語,一般是指透過獎勵的方式以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實現組織或個人確立的目標。激勵可分為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內在激勵與外激勵等。而道德理想是一種具體而有效的精神激勵形式。道德理想作為對美好道德人格和理想社會道德關係、道德狀況的嚮往和預期,能夠有效激勵人們向上向善,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既釋放道德潛能又在道德修煉之路上開拓進取,克服困難,不斷成長。不僅如此,道德理想作為真、善、美的有機統一體,又像一盞指路明燈,引導我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們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追尋高尚和美好,腳踏實地地朝著預期道德目標不斷邁進。

  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统一。所谓理论智慧,主要是指理论的科学性、深刻性与系统性,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必然性和普遍性知识;所谓“实践智慧”,主要是指实践的良善性、正义性与效率性,关注的是人的行为、社会交往和实际道德生活。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理论智慧来源于实践智慧,实践智慧又能够促进理论智慧走向完善和深刻。树立道德理想,既需要在理论上科学揭示和把握人性发展、美德发展、理想形成之规律,又必须在实践中遵循人性规律、观照生活常识和成人之道,具备“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实践智慧,平衡好理性、激情与欲望的关系,处理好利益、权力与道德的关系,在砥砺和磨练中成就高尚的道德品格,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道德理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8825660 的頭像
    8825660

    8825660的部落格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