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教育發展策略:從“優先發展”到“奠基工程”

  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發展戰略發生重大變化,把教育當作經濟建設的戰略重點之一。鄧小平曾明確指出:「不抓科學、教育,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就成為一句空話。」1982年,黨的十二大報告確立了教育作為經濟建設戰略重點的地位,也使教育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把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放在首要位置,使經濟建設轉到依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可見,黨的十三大把教育事業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緊密地聯繫在一起。1992年,黨的十四大報告明確提出,科技進步、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從根本上取決於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培養大批人才。我們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這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由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戰略重點,到1980年代經濟戰略的首要位置,再到1990年代被置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由經濟戰略逐步上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先導性、全局性戰略;由人力資源開發、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逐步上升為社會繁榮、文化進步、民生改善、民族振興,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我國教育發展戰略的調整和進步由此可見一斑。

  2012年,黨的十八大把「立德樹人」當作教育的根本任務,將「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置於改善民生工作的首要位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置。教育的價值取向,逐步由社會工作價值向人本價值回歸。「立德樹人」「為人的發展服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為教育的基本價值遵循。教育要為人的成長奠基,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機會。

  (三)教育價值追求:從“雙基中心”到“核心素養”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確立了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方針。這次思想解放運動體現在教育上,就是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1980年代,依照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基礎教育加強「雙基」教學。「雙基」就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其立論的基礎,就是認為基礎教育不是升學教育,也不是就業教育,而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是為一個人一生奠定基本文化知識基礎的教育,所以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2014年,教育部印發《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髮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求。

  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也是連結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透過核心素養這條橋樑,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於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而,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立什麼德、樹什麼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與育人模式變革。

  (四)教育使命的提升:提升全民素質以實現民族復興

  教育使命從服務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到服務國民素質提高,國家教育政策在變革中日益完整和豐富。個人的發展與民族的發展,在國家的教育政策視野中實現了統一,教育的使命在為經濟發展和培養人才的基礎上逐漸轉型升級,擔負起民族振興的責任。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進一步明確了建立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並將其置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基礎工程的重要戰略地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8825660 的頭像
    8825660

    8825660的部落格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