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70年的歷程,新中國教育成就斐然。在歷史的座標軸上觀察中國教育的發展,從國家重大政策的演變中加強對教育事業的規律性認識,可以為中國教育的持續發展鑄好磐石之基。
一、中國教育歷經探索鑄就輝煌成果
新中國成立之初,教育發展水準低,全國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學齡兒童入學率只有20%左右。截至2018年,全國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88萬所,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76億人,專任教師1672.85萬人。這些數據,印證了中國教育70年發生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輝煌成就。透過義務教育、高中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三個向度的梳理,可以全面展示中國教育歷經70年探索而走過的光輝歷程。
(一)義務教育:普及、均衡、優質
1949年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指出,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普及義務教育。從此,新中國的義務教育事業開啟了全新的發展階段。1958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教育事業管理權下放問題的規定》,明確下放教育事業管理權,區域內中小學舉辦權由地方負責投入。同年,國務院《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鼓勵集體和群眾辦學,充分動員社會的熱情投入教育發展。直到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發布之前,中國義務教育形成了以國家財政性投入為主體,以各類集體辦學、百姓參與為輔的格局。在窮國辦大教育的現實下,學齡兒童入學率大幅提高,但教育品質難以滿足群眾接受更高品質教育需求的問題也逐漸突顯。
1986年,《義務教育法》明確提出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後,義務教育進入「普九」的重要階段。2001年,《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兩基」工作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年,隨著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等四省區通過「兩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基」國檢,我國所有縣級單位均普及了義務教育。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算起,我國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從根本上解決了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問題。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後,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的辦學程度、教育品質差距凸顯出來,成為擇校、學生學業負擔過重、亂收費等熱點難點問題的深層原因。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公平且有品質的義務教育,成為新時期義務教育的策略性任務。
從有學到上好學,中國義務教育正式邁入品質提升階段。2012年9月5日,國務院以國發〔2012〕48號印發《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地方各級政府責任,並提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目標是:每一所學校符合國家辦學標準,辦學經費得到保障;教育資源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要,開齊國家規定課程;教師配置更合理,提升教師整體素質。
(二)高中段教育:調整、協調、轉型
1949年,我國高中在校生僅31.5萬人。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高中段教育結構很不成熟,普通高中和中專教育互為補充、此消彼長。1950年第一次全國工農教育會議修訂透過《工農速成中學暫行實施辦法》。在對原有學校進行接管、整頓和改造過程中,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得到了蓬勃發展,為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文革」期間,高中段教育受到的影響非常嚴重。改革開放後,盡快調整、完善高中段教育結構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一般高中教育也得到了穩定發展。從1978年到1994年,中等職業教育逐漸恢復,形成了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中等教育雙軌制的教育體系。高校擴招之後,受辦學模式僵化和學歷熱等因素影響,中等職業教育出現土石流。2002、2004和2005年的三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重新校正調整了高中段教育發展的方向,高中段教育在探索中不斷調整,並基本確定了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協調發展的基調。同時,在2001年和2014年兩次啟動高中課程改革,在高中教育階段正式確立立德樹人的育人方式,高中階段教育功能從選拔轉型到育人。2014年的新高考政策,更是在推進努力保障國家選拔人才的同時,為每個學生的成功提供了個人化選擇的可能,引導著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普通高中教育教育目標的轉型。新高考政策的出台,從根本方向提出了整個基礎教育發展轉型的要求。基礎教育階段,開始全面反思教育導向和改進教育模式,由知識本位轉向能力本位,由選拔為主轉向育人為主。至此,高中段教育真正成為銜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階段,是學生七彩人生的起點,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專業化的起點。
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室印發的《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養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標,深化育人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改革,堅決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切實提高育人水平,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來職業發展打好基礎,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