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年紀輕輕耳鳴不止,整宿地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早上起來頭暈目眩,站起來就想吐,吃了東西也看不見好轉——年輕人,該好好照顧你的耳朵了。今年的3月3日是第二十三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懷聽力健康,聆聽精彩未來”。

  耳鳴引發因素多,習慣良好可預防

  27歲的黎海(化名)最近的生活被工作填滿,夜晚、週末都難得休息,更要命的是,週末兩天樓上裝修打電鑽,可謂震耳欲聾。週一上班,雖說不用再聽電鑽聲,但電鑽聲還是從他的耳朵裡「鑽」了起來。即使獨處也彷彿身在鬧市,深夜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睡,黎海被耳鳴折磨得苦不堪言。忍無可忍,他走進醫院,經檢查被診斷為主觀性耳鳴。

  有“主觀”就有“客觀”,國家耳鼻咽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部副主任陳偉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根據性質進行分類,耳鳴可分為主觀性耳鳴和客觀性耳鳴。主觀性耳鳴,即耳鳴是一種主觀感受,在無聲源環境中,僅患者自己能聽到耳鳴聲,通常由器質性病變或神經反射性病變引起。而所謂的客觀性耳鳴,則是不但患者自己能聽到耳鳴,別人也能聽到耳鳴,又稱“他覺性耳鳴”,耳鳴聲通常為“咔噠咔噠”或與脈搏一致的“嗡嗡”聲。

  引起客觀性耳鳴的常見原因包括咽喉管異常開放、下顎關節病變、肌肉痙攣等。有的患者可以透過吞嚥或咽部的肌肉運動來控制這類耳鳴。在陳偉接診的耳鳴患者中,客觀性耳鳴患者僅佔約10%。「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把小聽管的一端放到病人的耳道裡,密閉好,然後另一端放在我的耳道裡,在安靜的環境下我就也能聽到耳鳴聲。」陳偉進一步解釋。

  若依耳鳴的時間進行分類,耳鳴則可分為急性耳鳴和慢性耳鳴。急性耳鳴為3個月內持續發生的耳鳴,慢性耳鳴則為持續發生超過6個月的耳鳴。

  陳偉介紹,耳鳴可發生於兒童,但隨著年齡增長,耳鳴的發生率會越來越高,在50-60歲患者中最常見。「無論老年人、年輕人或小孩子,都可能發生耳鳴。人正常狀態下也會發生耳鳴,例如用手摀住耳朵或以側臥位躺下耳朵接觸枕頭時,就能聽到耳朵裡有'嗡嗡'聲,而一鬆手或一翻身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耳鳴就消失了。又比如,當我們走進一間密封較好的房間內,耳內會聽到'嗡嗡'聲,這種被稱為生理性耳鳴。生理性耳鳴一般持續時間較短。」陳偉說。

  可引發耳鳴的因素多種多樣,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做以盡量減少耳鳴的發生呢?陳偉首先提到了耳機的使用。「現在好多年輕人耳朵上總是塞著耳機,走在街上,為了聽得清楚,不自覺地就把聲音調到很大來壓過外界的噪音,如果長時間如此的話,肯定會對聽力造成一定的損傷。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聽力還挺好,但是偶爾有耳鳴發生,這實際上就是一個預警,它在告訴你,應該注意愛護你的耳朵了。」陳偉建議,使用耳機時音量最好不要超過80分貝,使用時間也不宜太長,頭戴式耳機相比入耳式耳機,對耳朵更「友善」。

  此外,健康、規律的作息和清淡的飲食同樣有助於減少耳鳴。「熬夜導致睡眠不好,可能會引起耳鳴,耳鳴反過來又會加重失眠,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壓力大或者焦慮也會引發耳鳴,要盡量避免。另外飲食上,要少吃刺激性和高鹽、高糖、高油的食物,身體整體的狀況好了,耳朵出現問題的風險自然也就小了。」陳偉說,如果只是偶爾耳鳴或斷斷續續耳鳴,可以認為是一種生理現象,無需過度擔心。但如果耳鳴不止,已經影響了情緒、學習、工作和生活,那就應到正規醫院檢查,求助於專科醫生。

  耳石症來襲,天旋地轉

  對周桓(化名)而言,耳石症帶給他的恐懼是巨大的。第一次發作是在一年前,那時他尚在國外留學,清晨醒來站起身,一陣前所未有的強烈眩暈感襲來,雙腿發軟,寸步難行,嚇得他趕緊躺回床上,貼身的衣服竟已濕透。周桓以為自己是低血糖,躺在床上吃下整塊巧克力,情況卻沒有好轉,那天他躺到中午眩暈感才慢慢退去,他說當時的無助感和恐懼感足以令他終生難忘。週桓後來才知道,他所患的這種病叫「耳石症」。

  「耳石症又被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位置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震。」陳偉解釋說,我們的耳朵有兩個功能,一個是聽覺,一個是平衡覺。而耳朵之所以能夠控制我們身體的平衡,是因為耳朵裡有個叫「前庭」的平衡器官,在前庭裡有三根半規管,這三根半規管充斥著淋巴液。緊鄰半規管的是橢圓囊和球囊,在橢圓囊和球囊的表面有一層膠質膜,膠質膜的表面附著著一些碳酸鈣結晶小顆粒,這些小顆粒就是「耳石」。當血液供應不足、過度勞累、受到猛烈撞擊等任何一種情況出現時,耳石就有可能從原來的位置脫落,掉進半規管中的淋巴液裡。這時如果頭部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改變位置,脫落的耳石就會刺激到半規管內的毛細胞,令人覺得天旋地轉,同時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

  「耳石症屬於自癒性疾病,耳石在半規管淋巴液裡會被慢慢吸收,但所需時間長短不一,有些人甚至可能需要數月才會好轉。」陳偉表示,出現眩暈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前庭功能檢查,如果明確是耳石症,醫師會採用手法復位對症狀進行控制,且這種復位需要重複幾次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醫生也可以使用一些藥物來控制眩暈的症狀。但並非所有患者都能完全治愈,部分人會復發。耳石症患者短期內要避免劇烈運動。

  想要盡量避免遭受耳石症的折磨,陳偉建議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作息,飲食清淡,同時保證對維生素D的攝入,多曬太陽。此外,除避免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外,運動時還應循序漸進,且不可突然增加運動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8825660 的頭像
    8825660

    8825660的部落格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