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宇宙論是每個具有成熟思維的古文明都會關注的問題,這個問題基本上可以歸結為兩大話題,即人類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是如何生成的、包括人在內的世界萬物是如何構成的?早期中國與古希臘的哲學都有發達的宇宙生成論和萬物構成論。將這兩大古文明體系的宇宙論進行比較,對於我們深入了解中西文明的區別,從而充分認識中華文明自身的特徵,有著很大幫助。

  從元素論和原子論看古希臘宇宙論

  古希臘人的宇宙論大致可以分為元素論和原子論兩大類。元素論傾向於從整體上探究產生世界和萬物的本原,原子論傾向於從個體上探究構成世界和萬物的基礎;元素論是一種宏觀的視野,原子論則是一種微觀的分析。這兩者並非完全對立,原子論是在元素論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是更高階段思維抽象的產物。

  古希臘有一條很長的思考傳統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即將某種元素或某幾種元素看作是萬物的本原。被稱為「哲學之父」的泰勒斯是第一位提出元素思想的人。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之源,是最根本的存在。阿那克西美尼認為「氣」、赫拉克利特認為「火」、色諾芬尼認為「土」是世界本原。阿拉克西曼德則用「無限」來代表那個無所不包的「整全」。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數」本論來闡明萬物之源,恩培多克勒受此影響,將物質一元論轉變為四根說,即火、土、氣、水四者是組成萬物之根,萬物因四根的組合而生成,又因四根的分離而消失。

  柏拉圖將四根說幾何化,在他這裡,神創世界的宇宙觀開始出現雛形,他認為造物主希望世界萬物跟他一樣完美,所以按照既定的模式來創造世界萬物,最先創造出來的是靈魂,然後將它分割成相反方向旋轉的圓,再將元素依照比例造出天體,形成宇宙。

  亞里斯多德將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說進一步發揚光大,認為四元素同時與冷、熱、乾、濕四種特性相互作用,以構成其他世間萬物。亞里斯多德也進一步「提煉」出第五種元素-“以太”,水、氣、火、土是宇宙萬物的質料,而「以太」則是天體的質料。

  斯多亞學派既從物理學又從神學的角度對宇宙生成進行思考。他們認為宇宙萬物都有被動和主動兩個本原,二者不可分離;「神」創造宇宙,「神」可以將火轉化為其他元素,例如氣和水,而水又生成土,其餘部分的水歸於氣和火,從而不斷轉換形成宇宙其他物質,包括生命。

  元素論致力於探討世界萬物的終極本原,並將終極本原歸結為一種或多種元素。萬物是生滅的,元素是不滅的。元素作為一種整全性的存在,其自身未必顯現,由元素組合而成的一切萬物卻因此而顯現。古希臘元素論宇宙觀有與數學物理學連結的傾向,也容易走向神學。

  原子論致力於探索萬物的最細微的構成。原子論的代表人物德謨克利特認為物質是由極小的稱為「原子」的微粒所構成,物質只能分割到原子為止。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質微粒,並且運動於無限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的虛空之中。物體的產生是由於原子的結合,物體的消滅是由於原子的分離。事物發生的原因就在於事物本身。人的靈魂也是由原子組成的,但那是最精細的原子。原子群不斷地流射出事物的影像,這些影像作用於人的感官和心靈,便產生了人的感覺和思想。

  從西方哲學與科學的發展來看,原子論影響顯然更大。原子論也被稱為“原子本體論”,即這種觀念更強調有形有界、獨立間斷之個體的重要性。因此其宇宙生成論就是一個從小到大、由個體到整體的過程。這就和從大到小、由整體到個體、更為強調本原的元素論形成對照。

  原子論重視對物質之形狀、位置、性質的準確認識,把萬物看作人類客觀認知的對象,因此具有強烈的理性精神,這種理性精神以分析解剖為基礎,這和近代以來的科學理念有相似性。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原子論容易走向科學,而強調創造者、第一因的元素論容易走向神學,或許是可以成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8825660 的頭像
    8825660

    8825660的部落格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