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則特別溫馨的視頻至今歷歷在目,小男孩在店裡幫爸爸招待客人,在幫客人端食物時不小心被凳子絆倒,可想而知客人的食物灑落一地。
小男孩手足無措地快速爬起來,一臉不安地走到爸爸面前並向爸爸認錯,爸爸在聽到動靜後,也疾步走到兒子身邊,問兒子有沒有傷到,在確定孩子沒有受傷後,對孩子溫柔地安慰道“沒關係,爸爸再烤一條就是”。
小男孩聽到爸爸的安慰後,長舒一口氣。我想爸爸對小男孩的回复,孩子會溫暖許久吧!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都是無意識的,更何況他們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因為他們對錯誤觀念還未建立,所以才會不斷地踩雷。
這時家長的反應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父母不能跟隨自己的情緒去發洩,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打罵孩子,而是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對此九州金榜家庭教育的曹臻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以下觀點以供大家參考。
第一: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孩子犯錯時先別急於指責,給孩子說話的機會,先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之後才是知己知彼地引導孩子,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比如,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會有什麼危害?通過耐心的引導然給孩子了解自己的錯誤。
第二:心平氣和,有話好好說
人在氣頭上是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的,但一味地指責必利吉 必利吉藥局 必利吉ptt 必利吉哪里買 必利吉藥局ptt 必利吉正品
必利吉副作用 必利吉真偽 必利吉官網 必利吉 dcard 必利吉高雄 必利吉 香港 與埋怨,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先不要急於指責,深吸一口氣先平復下自己的情緒,之後再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對事情的態度,這樣的溝通才是最有效的。
第三:站在孩子角度處理問題
面對孩子的錯誤,家長太喜歡講大道理了,但我們卻忘記了小孩子根本就听不懂。
比起講道理給孩子舉例子效果或許會更好,比如,讓孩子自己設想結果,之後再循循善誘,以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們。
在教育孩子時,父母千萬不要讓情緒主導自己,而是要拋開負面情緒,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