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之前的症狀都沒有了……”近期,一位患者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門診複診時這樣表示。此前,該患者接受了椎體置換手術,手術植入了純國產的“自穩型”3D打印鈦合金微孔結構人工椎體。據了解,該人工椎體的基礎材料鈦合金粉末是國產的,生產該椎體的3D打印設備也由我國自主研發。這枚“自穩型”3D打印鈦合金微孔結構人工椎體的植入,標誌著在3D打印技術骨科應用領域,我國不僅擁有相關創新產品自主設計、研發的能力,且擁有以國產設備和材料進行生產的能力,實現了從原始設計到產品研發製造的全過程創新。
開闢3D打印骨骼國產化道路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化”一詞似乎只有在談論歷史長河時才出現,但實際上,它每天都在影響著人們的健康。
舉例來說,抗生素耐藥性的演變,其實就屬於進化範疇的問題,而肥胖等現代健康問題的增加,也可追溯到進化原理。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3月1日電(記者張夢然)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一項最新大規模分析證實,如果每個人的身體活動量至少達到推薦水平的一半,那麼十分之一的早逝是可以避免的。2月28日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這項研究稱,每天11分鐘(每週75分鐘)快走等中等強度的體育活動,足以降低患心髒病、中風和癌症的風險。
心髒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體育活動,尤其是中等強度的體育活動,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2月28日電(記者張夢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混合”水凝膠,使臨床醫生能夠安全地將乾細胞輸送到小鼠腦損傷部位。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上,其將有利於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及多身體部位的干細胞治療。
在發生中風等損傷後,大腦中會有一個死區,需要臨時血液供應來支持細胞,直到血液系統修復。新型水凝膠可將物質輸送到體內,並促進新細胞有效生長,其不但可提供幹細胞和氧氣,還能在註射過程中保持幹細胞存活。此突破性研究解決了乾細胞科研人員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即保持幹細胞存活足夠長的時間,使它們在插入身體受損部位時,可以創建新組織所需的細胞。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2月28日電(記者劉霞)澳大利亞工程師開發了一種微型柔性軟體機器人手臂,可將生物材料直接3D打印到人體器官上。未來醫生們有望通過小的皮膚切口或天然小孔,將該設備送入人體內難以觸及的區域,以加速疾病的治愈。相關研究刊發於最新一期《先進材料》雜誌。
3D生物打印通常需要使用大型3D打印機,在活體外打印出細胞結構。在最新研究中,新南威爾士大學醫學機器人實驗室團隊研製出一種微型柔性3D生物打印機,它能像內窺鏡一樣插入人體內,並將多層生物材料直接輸送到內部器官和組織的表面。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3月19日電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發現,高糖高脂的西式飲食會改變消化道微生物群的組成,使有害代謝物產量增加,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抗生素治療可以緩解病情。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肝硬化、肝癌等的重要誘因,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的這項研究從細胞和分子層面上加深了對其發病機制的理解,可望幫助開發新的療法。相關論文最近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3月16日電(記者張夢然)在去年2月的第29屆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年會上,美國科學家公佈了首位女性艾滋病“治癒者”案例。16日出版的《細胞》雜誌分享了這位“紐約病人”的全部治療細節,科學家認為從臍帶血中移植幹細胞以治愈艾滋病的新方法,已取得長期良好的結果。
“柏林病人”是2009年第一個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其後,另外兩名男子——“倫敦病人”和“杜塞爾多夫病人”也已擺脫了這種病毒。這3人都接受了乾細胞移植作為癌症治療的一部分,供體細胞都來自攜帶兩個CCR5Δ32突變副本的相容或“匹配”的成年人,這是一種自然突變,能阻止病毒進入並感染細胞。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3月15日電(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在13日出版的《自然·癌症》雜誌上刊發論文稱,在對小鼠進行的一系列實驗中,他們發現肝癌細胞中產生的一種酶可將一組化合物轉化為抗癌藥物,其能殺死癌細胞並減少動物的疾病。這種酶或能催生一系列新藥,用於治療肝癌等疾病。
最新研究由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癌症專家納比爾·巴迪西領導的團隊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馬修·霍爾領導的團隊攜手開展。膽管癌的特徵是IDH1酶會發生突變。巴迪西團隊希望找到能有效應對IDH1突變的化合物和藥物。霍爾等人則以IDH1為靶標,快速測試了數千種獲批藥物和實驗性癌症藥物對膽管癌細胞的殺傷效果。結果他們發現了一些可殺死癌細胞的分子,其中包偉哥藥吧 威而剛 犀利士 必利勁 必利吉 樂威壯西地那非 他達拉非 伐地那非 阿瓦那非 達泊西汀威而剛 美國黑金 日本藤素 保羅v8 P-Force Fort Silditop Femalegra Vimax增大丸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3月15日電(記者張佳欣)儘管針對病毒感染的高度敏感診斷測試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其仍需要復雜的技術來準備樣本或解釋結果,這使得它們在醫療資源稀缺地區的推廣變得不切實際。發表在15日《ACS中心科學》雜誌上的一種靈敏的方法,可在短短20分鐘內分析病毒核酸,且可使用“夜光”蛋白質一步完成。
螢火蟲的閃光,琵琶魚發光的“誘餌”,浮游植物覆蓋的海灘出現幽靈般的藍色,都是由同一種被稱為生物發光的科學現象驅動的。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好萊塢電影《奇妙旅程》中,為了救治病人,外科醫生可以縮小為原來的100萬分之一,進入人體內進行手術。如今,科幻走進現實,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能在微觀尺度執行任務的微納機器人因其在藥物輸送、微創手術、醫療診斷、治療等方面廣泛應用而受到關注。
3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醫藥所納米醫療與技術研究中心蔡林濤研究員團隊開發了一款“雙引擎”、自適應的酵母微納生物機器人( TBY-robot),通過生物酶與巨噬細胞“引擎”的切換,它能穿透人體多重生理屏障,實現將藥物精準遞送到遠程炎症病灶。相關研究論文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上。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炎症性腸病是一類廣泛發生於全球範圍內的慢性疾病,治療失敗率較高,侵害著數百萬人的健康。3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獲悉,天津大學藥學院李楠副教授課題組與捷克共和國孟德爾大學沃伊特·亞當教授合作,成功設計出一種新型口服給藥系統,可吸附腸道裡的有害氣體硫化氫,重塑腸道微環境,從而提高炎症性腸病的治療效果。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材料》上。
據介紹,炎症性腸病的病因與腸道微環境紊亂密切相關,主要包括腸黏膜減少、腸上皮細胞破壞和緊密連接蛋白丟失等。目前,人們可以用傳統干預措施,如手術和抗炎藥物治療炎症性腸病,但這些治療方法存在效率低、復發率高和並發症多等弊端。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3月15日電(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在13日出版的《自然·癌症》雜誌上刊發論文稱,在對小鼠進行的一系列實驗中,他們發現肝癌細胞中產生的一種酶可將一組化合物轉化為抗癌藥物,其能殺死癌細胞並減少動物的疾病。這種酶或能催生一系列新藥,用於治療肝癌等疾病。
最新研究由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癌症專家納比爾·巴迪西領導的團隊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馬修·霍爾領導的團隊攜手開展。膽管癌的特徵是IDH1酶會發生突變。巴迪西團隊希望找到能有效應對IDH1突變的化合物和藥物。霍爾等人則以IDH1為靶標,快速測試了數千種獲批藥物和實驗性癌症藥物對膽管癌細胞的殺傷效果。結果他們發現了一些可殺死癌細胞的分子,其中包括一種名為YC-1的分子,但後續研究表明,YC-1並不影響IDH1的突變。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3月15日電(記者張佳欣)儘管針對病毒感染的高度敏感診斷測試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其仍需要復雜的技術來準備樣本或解釋結果,這使得它們在醫療資源稀缺地區的推廣變得不切實際。發表在15日《ACS中心科學》雜誌上的一種靈敏的方法,可在短短20分鐘內分析病毒核酸,且可使用“夜光”蛋白質一步完成。
螢火蟲的閃光,琵琶魚發光的“誘餌”,浮游植物覆蓋的海灘出現幽靈般的藍色,都是由同一種被稱為生物發光的科學現象驅動的。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好萊塢電影《奇妙旅程》中,為了救治病人,外科醫生可以縮小為原來的100萬分之一,進入人體內進行手術。如今,科幻走進現實,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能在微觀尺度執行任務的微納機器人因其在藥物輸送、微創手術、醫療診斷、治療等方面廣泛應用而受到關注。
3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醫藥所納米醫療與技術研究中心蔡林濤研究員團隊開發了一款“雙引擎”、自適應的酵母微納生物機器人( TBY-robot),通過生物酶與巨噬細胞“引擎”的切換,它能穿透人體多重生理屏障,實現將藥物精準遞送到遠程炎症病灶。相關研究論文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上。偉哥藥吧 威而剛 犀利士 必利勁 必利吉 樂威壯西地那非 他達拉非 伐地那非 阿瓦那非 達泊西汀威而剛 美國黑金 日本藤素 保羅v8 P-Force Fort Silditop Femalegra Vimax增大丸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炎症性腸病是一類廣泛發生於全球範圍內的慢性疾病,治療失敗率較高,侵害著數百萬人的健康。3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獲悉,天津大學藥學院李楠副教授課題組與捷克共和國孟德爾大學沃伊特·亞當教授合作,成功設計出一種新型口服給藥系統,可吸附腸道裡的有害氣體硫化氫,重塑腸道微環境,從而提高炎症性腸病的治療效果。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材料》上。
據介紹,炎症性腸病的病因與腸道微環境紊亂密切相關,主要包括腸黏膜減少、腸上皮細胞破壞和緊密連接蛋白丟失等。目前,人們可以用傳統干預措施,如手術和抗炎藥物治療炎症性腸病,但這些治療方法存在效率低、復發率高和並發症多等弊端。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可拉伸無線生物電子系統,可用於監測慢性感染傷口,並能通過傷口部位的電刺激和藥物治療促進癒合。研究人員已證明該設備能夠輕鬆黏附在皮膚上並加速糖尿病小鼠的傷口癒合。
僅在美國,慢性不癒合的傷口就影響了超過6萬人,為患有糖尿病潰瘍、燒傷、手術並發症和其他疾病的人增加了超過7億美元的醫療費用。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科隆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蛋白質複合體阻止了人類細胞、小鼠和線蟲中基因組損傷的修復。他們還首次使用藥劑成功抑制了這種複合體。相關論文發表在23日的《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表示,抑制體細胞中所謂的DREAM複合體時,各種修復機制就會啟動,使這些細胞對各種DNA損傷具有極強的適應力、復原力或修復力。新發現首次使人們能夠針對衰老和癌症發展的原因來改善人體細胞中的DNA修復。儘管如此,在這些結果被轉化為人類患者的新療法之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學與醫學部魏海明教授、鄭小虎教授和田志剛教授課題組等,與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錢葉本主任合作,發現腫瘤組織微環境自然殺傷(NK)細胞丟失表面膜突起,無法識別腫瘤細胞,失去了抗腫瘤功能。他們還創建了一種“單個免疫細胞膜質譜檢測技術”,揭示NK細胞膜主要組分鞘磷脂的丟失是NK細胞丟失表面突起的主要原因。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免疫》雜誌。
NK細胞是腫瘤的“職業殺手”,在抗腫瘤免疫治療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腫瘤微環境中,NK細胞的抗腫瘤功能受到嚴重挑戰,大部分晚期腫瘤都能逃避NK細胞的殺傷,急需弄清機理,尋找恢復NK細胞功能的新方案。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報導,英國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對10萬名新生兒的基因組進行測序,繪製嬰兒完整的遺傳指令集。這將成為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研究,有望對兒童醫學產生深遠影響。
耗資1.05億英鎊的“新生兒基因組”計劃由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部下屬的“英格蘭基因組”主導,將篩查約200種罕見的遺傳疾病。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巧克力棒、薯片和薯條……為什麼人們在超市裡一看到這些就“走不動道”?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新陳代謝研究所與美國耶魯大學一項合作研究表明,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會改變人們的大腦:如果人們經常吃這些食物,哪怕只是吃得很少,大腦也能“學會”在未來準確地讓人們再次攝入這些食物。相關研究22日發表在《細胞代謝》雜誌上。
為什麼人們這麼喜歡不健康、會讓人發胖的食物?這種偏好是如何在大腦中形成的?研究人員解釋說,人們吃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傾向,主要是大腦會學習這種偏好。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