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4875)
- Dec 20 Wed 2023 22:11
推動運動家庭作業落地生根
- Dec 20 Wed 2023 22:08
以高考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高考改革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民眾時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考試招生製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關係到國家發展大計,關係每個家庭的切身利益,關係億萬青少年學生前途命運。作為整個教育評估改革中難度最大、社會關注最集中的領域之一,近年來高考改革成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困難與重點。
- Dec 20 Wed 2023 22:04
黨的二十大開幕會觀後感想
- Dec 20 Wed 2023 22:02
解決英語教學問題該如何“對症下藥”
據報道,9月23日,教育部官網公佈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增強文化自信增加中國文化內容教學改革和降低英語教學比重的建議」的答复。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國中小外語課時佔比低於語文等學科。具體而言,《義務教育課程計畫(2022年版)》規定,各科目課時比例為:語文20%-22%,數學13%-15%,體育與健康10%-11%,外語6%-8 %。外語課時明顯低於語文、數學、體育等學科。
「取消英語的必修課地位」「降低英語教學比重」「降低中高考英語分值」「將英語作為中高考選考科目」等等,近年來,針對英語科目的教學改革與中高考改革建議接連不斷。這些改革建議都指向一個問題,就是我國學生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太多,但真正用到英語的地方並不多。這些改革建議均受到輿論關注,要解決英語科目的這些問題,須推進招生錄取制度改革,引導基礎教育擺脫應試傾向,給學生充分的學科學習選擇權。
- Dec 20 Wed 2023 22:00
積極引導學生在服務集體中獲得成長
51個娃設53個班幹部崗位,「飲水機長」「走廊廊長」「桌長」…最近四川一位小學班主任的做法在網路上引起熱議。有人為此點贊,認為教師用心良苦,也有人認為值得商榷,擔心會在學生心中形成「官本位」思想。
顯然,人人有崗滿足了學生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51個娃設53個班幹部職位,也就是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職位。學生會怎麼想呢?小學生大部分都會覺得開心、自豪、有成就感,感覺到我被看見、我有價值、我很重要。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件事就是有利於學生成長的,因為這滿足了學生成長的需要。
- Dec 20 Wed 2023 21:57
為青少年厚植中華文化根基
近年來,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受到觀眾喜愛,抖音推出的短片版《唐詩三百首》也非常受歡迎,相關話題播放量已超5億。日前,葉嘉瑩先生和張伯禮院士、施一公院士等人一起在《大家聊唐詩》節目分享“讀詩為什麼使我們更有力量”,吸引了570萬人次在線觀看。這些出圈的詩詞節目充分證明,中國古典詩詞在當下仍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借助高科技或新的傳播平台,古詩詞正綻放出新的魅力。正可謂「嫣然才一笑,驀地萬花開」!
中國的古典詩詞數千年來深刻參與了文化核心價值的生成與民族精
- Dec 20 Wed 2023 21:53
春風化雨以美育人
美育是提升美感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教育。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中,美育與其他「四育」緊密聯繫、互相促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美術、藝術、科學、科技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輔相成」「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升學生美學和人文素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美育工作,把學校美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動學校美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我們要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透過美育提升學生美感能力及人文素養,引導全社會重視美育價值。
美育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它融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人格教育等於一體,潛移默化地影響人、陶冶人,促進身心和諧統一和健康發展。美育透過美感的方式,幫助學生陶冶人生,培養高尚健康的品格,啟迪思想智慧、激發創造活力,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 Dec 20 Wed 2023 21:50
在教書育人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
龐大的教師隊伍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國良師”
廣大教師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以德施教、立德樹人,把自己的
- Dec 20 Wed 2023 21:48
校園手機管理要剛柔相濟
根據極目新聞報道,9月2日,秦皇島一所中學在學生報到時,將一把錘子和一張紙擺放在校門口的桌子上。紙上印著“免費碎手機”,表示學生如果偷帶手機入校,老師將當場把手機砸了。據記者了解,這是教師和家長開會想出的妙招,此舉有作用,目前沒有出現砸手機的情況。
長期以來,學生在學校或明或暗地使用手機,為學校管理帶來不少困擾。如果不管不問,學生極易因不恰當使用手機而無法專注於學業,同時也會因頻繁接觸網路不良資訊而使價值觀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果管得太嚴,則易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做出激烈行為。因此,從源頭做好校園手機管理,考驗學校管理者的教育智慧,也折射出一所學校的校園文化。
- Dec 20 Wed 2023 21:45
大學全面推動「大思政課」建設的實踐建構
「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如何善用「大思政課」?如何推動「大思政課」建設?2022年7月,由教育部等十部門共同印發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指出,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師資」等,為全面推動「大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引。
建造「大課堂」拓展全面推動「大思政課」建設的陣地資源。「大課堂」是「大思政課」建構的重要載體。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建造「大課堂」要結合思政小教室和社會大課堂。思政課要積極利用社會實踐資源,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充分挖掘社會大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連結歷史與現實、連結理論與實踐、立足國內與國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世界觀,堅定「四個自信」。社會也是一所學校,要善用社會大
- Dec 20 Wed 2023 21:43
蘇州市姑蘇區:這裡的黨建活動接地氣、有溫度
- Dec 20 Wed 2023 21:41
教育強則國家強,在訪名師中上好從教思政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作為黨之大計、國之大計,影響和決定民族和國家的未來。身為師範生,從自身出發,學思實踐,身體力行,為教育高品質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是我強烈的願望。在暑期社會實踐中,我與百餘名同學共同組成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杏壇師風」研究實踐隊,奔赴河北省11個地市圍繞新課標、新教材、新課改開展調查實踐活動,聚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探究新一輪教學改革和「雙減」情勢下,河北省各地市語文教學改革情況,向辛勤耕耘在教學崗位上的老師學經驗、取真經。在訪談、交流、研究的過程中,身為教育接棒人,我們從一位位教師楷模身上汲取了強大動力。
深入教育一線,探究真實情況
- Dec 20 Wed 2023 21:20
一堂意義深遠的社會實踐課
新學期開始,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主辦的大型公益節目2022年《開學第一課》,9月1日晚間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 1)播出,並在央視頻、學習強國平台、全國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同步播出,獲得社會各界熱烈反響。節目以「奮鬥成就夢想」為主題,邀請「八一勳章」得主、時代楷模、科學工作者、奧運健兒、志工和青少年代表等登上講台,與全國中小學生共上一堂主題鮮明、富有特色、生動有趣的大思政課。
《開學第一課》以「什麼是奮鬥」破題,以「砥礪奮鬥、接續奮鬥、團結奮鬥」三個
- Dec 20 Wed 2023 21:15
引導大學新生過好教育銜接第一關
近日,有媒體報道了這樣一類現象:開學之季,即將進入大學的部分準大學生,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好大學,本該興奮不已、躊躇滿誌之時,卻心緒複雜難安,狀態低迷不振。既盼望人生即將展開新的一頁,也有些忐忑:離開家人的庇護,面對陌生的環境,全新的人際關係…我能適應嗎?我又要如何從心理上做好準備呢?
產生這種迷失感的原因在於缺乏意義感和存在感。過去努力學習、備戰高考,可能來
- Dec 20 Wed 2023 21:13
講好用好新時代“大思政課”
- Dec 20 Wed 2023 21:11
讓家長和孩子一同成長
西安市認定15個社區為首批社區家長學校示範基地;北京海淀成立區級家長學校,推動「網路+」家庭教育;有些教培機構從培訓孩子轉行培訓家長…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地方推動建立家長學校,反映了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重視與日俱增。
為建構涵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促進兒童健康成長,今年4月,全國婦聯、教育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指導推動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21—2025年)》,明確要求推動中小學、幼兒園普遍建立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舉辦兩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此後,河南、江蘇等省份也相繼推出指導意見,對家長學校辦學率、覆蓋率做出明確規定。家長學校,正成為提升家庭教育品質、建構和諧家校關係的重要舉措。
- Dec 20 Wed 2023 21:09
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光明時評
近日,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天津舉行。來自123個國家和地區政府機構、國際組織、行業企業、學校、研究機構等的700多名代表出席大會,圍繞“後疫情時代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新變化、新方式、新技能”的主題進行深入交流、廣泛探討。會議形成《天津倡議》,發布《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白皮
- Dec 20 Wed 2023 21:07
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8月22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的調查處理通報,並同步發布排查情況和插圖重繪工作情況等。從社會大眾普遍輿論、有關媒體平台互動評論來看,發布結果兌現了承諾,回應了民意。事件的調查處理反映了黨和國家對教材育人功能的高度重視,體現了教育主管機關全面加強和改進教材工作的堅定決心和行動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正因為教材建設是事關未來的策略工程、基礎工程,是教育教學的關鍵要素、立德樹人的基本載體,教育部黨組高度重視,針對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2022年5月成立調查處置工作小組,透過約談相關人員,調閱原始資料,聽取專家意見,徵求第一線教師意見等方式,認真調查核實。從調查處理通報可以看出,整個調查直面問題真相,清晰劃分責任,既指出了教材插圖存在的三方面問題,也對教材編制單位存在的問題和主管部門的責任進行了明確認定,對責任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做出了嚴肅處理。
- Dec 20 Wed 2023 21:05
事關教材,怎麼嚴都不過分
22日上午,教育部公佈了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調查處理結果,回應了教材插圖存在的問題,指出了出版機構和監管部門存在的疏漏,27名相關責任人被問責。
對相關教材重新繪製插圖、立即投入使用;開展全國中小學教材全面排查;暢通教材的意見回饋管道;對人教社21人、教育部教材局6人進行問責,其中多人被免職…嚴肅追責問責,充分說明:教材問題無小事,教材建設,體現國家意志,是國家事權。
- Dec 20 Wed 2023 20:59
舞蹈教學應著重文化育人
舞蹈藝術是人類文化的瑰寶,是美育的重要面向。現階段,舞蹈教師教育的專業課教學法多停留在舞蹈動作層面的教法研究,缺乏學生美育文化的滋養。
新時代的年輕人需要在舞蹈藝術學習中深入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人文素養與內在涵養,將「文化育人」理念貫穿舞蹈教師教育教學中,結合舞蹈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養較高、文化基礎紮實、身體素養待提升的學情特點,從「以愛化人」「以舞塑人」「以禮立人」三個維度入手,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