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夏日清晨,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護理員宋金慧一早來到仙林新村小區,幫助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居民徐大爺洗漱、餵飯、換藥。“幸虧有了長期護理保險,享受到專業護理服務和費用補貼,我們照顧老人的壓力小了不少。”徐大爺的女兒感激地說。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社會保險體系補短板的重大製度安排。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近年來,我國積極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不斷擴大試點範圍,為失能老人提供護理服務,增添生活保障。截至2022年底,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69億,累計有195萬人享受待遇,累計支出基金624億元。長護險為更好實現“老有所養”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推動長護險高質量發展,如何進一步發力?記者進行了調研採訪。

  長護險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切實減輕失能人員家庭經濟負擔

  清早,福建省福州市的長青養老院裡,護工黃長秀幫助高位截癱的吳阿婆起床、換衣、吃早點;傍晚,推著老人到花園散心、聊天;晚上,每隔兩小時,還會幫助睡夢中的吳阿婆翻身……這樣的朝夕陪伴,讓吳阿婆對黃長秀稱讚有加。

  “我們這個房間住著3個老人,平常都靠小黃貼心照護。時間久了,她對我們的生活習慣瞭如指掌,換個人來都不行呢。”吳阿婆說。

  吳阿婆是福州市本地人,今年70多歲威爾鋼viagra 樂威莊LEVIRA 犀利士 CIALIS   魔鬼撒旦 乖乖水 犀利士CIALIS 犀利士CIALIS 美國黑金 西班牙金蒼蠅 威爾柔 撿尸片德國必邦  必利勁  必利勁代購 法國綠騎士 日本2H&2D PJUR噴霧 英國KKPLUS幾年前,她意外罹患脊膜疾病,術後生活不能自理,住進了養老院。雖然生活時時有人照顧,但幾千元的護理費用也讓吳阿婆和家人感到壓力不小。

  一次看報時,她了解到當地正在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失能人群可享受護理費用補償。吳阿婆的家人隨即向長護險經辦機構中國人壽壽險福建省分公司進行諮詢,並提交了申請材料。

  “幾天后,工作人員便來到養老院,對我的身體情況進行評估。經過鑑定,經辦機構確認我符合長護險給付條件,為我提供扣除有關費用後每月1350元的補償,直接給到護理機構支付護理費。”吳阿婆笑著說,“這項好政策,不僅減輕了失能人員的護理開支,更讓我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好好生活的信念更加堅定。”

  居家護理的失能老人,也能享受到長護險政策。88歲的福州居民周阿婆不小心摔倒後,臥床不起。今年2月初,她的家人向福州市有關部門申請享受長護險待遇。經過鑑定、公示,2月底,週阿婆開始享受定制專業護理服務及費用補貼。

  “我自己年齡也大了,照顧老人感覺力不從心。”週阿婆的女兒告訴記者,幸虧有了長護險政策,護工每天上門為母親按摩、換藥,還開導她保持好心情。“因為糖尿病,老人的腳一度嚴重潰爛,現在已經基本癒合了,老人很開心,我們全家也非常滿意。”

  長護險主要為重度失能人員提供基本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既幫助老人提升生活質量,也減輕家庭負擔。2016年,《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確定首批15個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截至目前,試點城市擴大到49個。

  據了解,福州市於2021年正式啟動長護險試點工作,依靠醫保基金、個人賬戶劃撥等籌資,由商業保險公司經辦,向定點護理機構購買專業服務。截至4月17日,有101家定點護理機構加入了長護險試點工作,已有4312人享受長護險待遇。

  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長護險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取得階段性目標。一是切實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經濟負擔。二是促進了服務體係發展,試點地區服務機構達到7600家,是原來的4倍。三是解決就業,護理人員數從原來的3萬多人增加到33萬人。

  北京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鄭偉表示,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對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更好實現“老有所養”發揮了積極作用。

  探索擴大長護險覆蓋人群,不斷提升護理服務供給水平

  推動長護險更好發展,各地各部門在擴大覆蓋人群、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積極進行探索實踐。

  ——服務觸角向鄉村延伸,政策創新推動長護險覆蓋面穩步提升。

  “村里也有長護險,晚年生活更安心。”上海市青浦區白鶴鎮白鶴村老人李成宏說,當地干部上門宣介長護險政策,讓他感到很溫暖,也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近年來,不少長護險試點城市著力提升農村護理保險服務能力,符合一定標準的失能、失智農村居民也能享受到與城區參保職工一樣的照護服務。

  “長護險服務觸角向鄉村延伸,有威爾鋼viagra 樂威莊LEVIRA 犀利士 CIALIS   魔鬼撒旦 乖乖水 犀利士CIALIS 犀利士CIALIS 美國黑金 西班牙金蒼蠅 威爾柔 撿尸片德國必邦  必利勁  必利勁代購 法國綠騎士 日本2H&2D PJUR噴霧 英國KKPLUS利於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建立更均等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鄭偉說。

  值得關注的是,原銀保監會印發的《關於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提出自今年5月1日起開展轉換業務試點。目前已有多家保險公司確定了可開展轉換業務的產品。

  業內人士介紹,轉換業務是指將人壽保險保單中的身故或滿期給付等責任,轉為護理給付責任。被保險人因特定疾病、意外傷害等進入約定護理狀態時,能夠提前獲得保險金給付。開展壽險與長護險轉換業務試點,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長期護理保險供給能力,緩解失能人群護理費用壓力。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說,這種轉換可以看作是壽險保險金的預付機制,與被保險人死亡後進行賠付相比,有利於更及時滿足失能老人對護理保障的需求,對於老人及其家庭都更有意義。“壽險產品保險密度和深度比較高,充分利用存量壽險產品開展轉換業務,可以有效提升長護險供給能力。”朱銘來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8825660 的頭像
    8825660

    8825660的部落格

    88256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